最近幾週的大雄瑜伽課程主題,都環繞在『瑜伽人的特質』這個主軸上。我時常在思考,一個真正的瑜伽練習者,當他/她把瑜伽當成一種身心靈的練習(而不是運動)時,會散發出哪些特質?於是我開始回想起那些讓我尊敬與佩服的瑜伽人,他們也許是我的老師、同學、朋友、或是學生。整理出來的結果,我認為一個真正讓瑜伽精神進入生活的瑜伽人,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這些特質(以下只是我目前想到的,也是我自己持續努力的目標):
1. 同理心(Compassion):瑜伽人樂於分享,推己及人,能以包容心與慈悲心來看待別人的感受,並且尊重他人的不同。
舉例:在瑜伽課程開始前,先到教室舖好墊子的學生們見到有後到的學生進入教室,會自動挪動墊子,騰出空間讓後來的學生一起參與練習。大家的空間也許都縮小一點,卻可以一起享受瑜伽練習。
2. 傳遞力量(Empowering):瑜伽人樂於把熱情與勇氣傳遞給周遭的人,並且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來激發別人的信心與勇氣,讓他們以自己的力量來追求夢想,達成目標。
舉例:我當初在美國上完師資班之後,並沒有信心直接出來教瑜伽,總覺得還要再等個幾年,準備好了再開始。而當時我的啟蒙老師,教Iyengar派別的Tony Eason,以很嚴厲的態度告訴我,等我一畢業就要開始教學,因為教瑜伽就跟任何工作一樣,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要在過程中不斷學習,才能得到最寶貴的經驗。他甚至把每次上課隨身攜帶的象神送給我,讓我帶回台灣一起奮鬥。事後證明他是對的,而他傳遞給我的力量,讓我畢生難忘。
3. 謙虛(Humble):一個瑜伽人不論體位法有多精進,練習瑜伽的經驗有多豐富,都能保持謙卑與虛心學習的態度,不會讓ego帶著自己去跟別人競爭,也不會驕傲自滿。一旦有競爭比較的心態,心便無法平靜,身體也容易受傷,瑜伽練習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4. 仁慈(Kindness):瑜伽戒律的第一條就是不傷害,所以瑜伽人懂得對自己與他人仁慈。除了在練習時保護自己,保持高度的覺知,不讓自己因為好勝或執著心而受傷,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心存感恩,充滿善念,樂於把愛與關懷分享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瑜伽老師喜歡定期舉辦慈善瑜伽來幫助社會上的弱勢團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